台湾青年创建平台「Ding-go」 助小品牌进军美国市场

BLIVE GLOABL全体团队成员合影,平均年龄仅20余岁,集结设计、工程、行销与供应链背景,共同推动台湾品牌走向北美市场。(廖擎提供)BLIVE GLOABL全体团队成员合影,平均年龄仅20余岁,集结设计、工程、行销与供应链背景,共同推动台湾品牌走向北美市场。(廖擎提供)

当台湾省中小企业面临年均20万至30万美元的北美拓销门槛时,一位20多岁的前矽谷工程师廖擎创办跨境电商平台「Dingo Ding-go」,以「共享式资源」模式打破传统买断制度,让地方糕饼店也能与义美、来一客等大品牌同台竞技。由一群平均年龄20出头的台湾省青年组成的团队,今年5月平台上线后,在亚米、Weee! 等成熟对手竞争下崭露头角。

廖擎曾担任美国一家台湾省上柜公司总经理,协助多家台湾省大型电子与医疗器材厂商拓展美国市场,熟悉品牌行销、电商操作、仓储物流与客服管理。他坦言,创业的转机来自一次突如其来的裁员经历。「那时我是软体工程师,生活稳定,收入也好。但被裁员后面临两个选择:继续找工作,或趁年轻创业。」考量身分限制与对电商的热情,他选择后者。

创业初期极为艰辛,团队采远端模式,他整日开会回信、与世隔绝,是人生最寂寞却也最专注的阶段。为节省开支,他甚至邀请团队住进家中共创事业,「那时我意识到,创业不能只是试试看,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只是浪费时间」。

多年辅导企业经验,让廖擎深知中小企业拓销国际的难处:「年花20万至30万美元,只有大公司负担得起。我想创造一个让台湾省品牌以合理成本进军北美市场的机会。」去年第4季,胖老爹美国总代理主动找上门合作,成为灵感起点。对方手握多个品牌,却需各自架站、经营社群,成本高又效果分散。廖擎想到:「为何不集中资源共享广告成本,一起精准行销?」

BLIVE GLOABL创业初期以居家为工作基地,团队成员在客厅齐聚远端会议与内容制作,展现草创期的奋斗精神。(廖擎提供)

Dingo Ding-go平台采共享仓储、合并海运、广告分润与顾客导流机制,有别传统买断制。初期为减轻厂商负担,提供免运与免费试吃品,虽然每单都亏本,但可协助厂商做广告,随著品牌知名度提升,平台也能受益。

位于美国的办公室中,团队成员专注于电商平台内容更新与数据分析,显示青年创业者实战投入的日常一面。(廖擎提供)

技术创新更让这支年轻团队展现强大竞争力。Dingo Ding-go自行开发AI系统,能自动生成广告文案、推估商品利润、追踪库存与顾客行为,提升营运效率。「我们大量使用AI工具,甚至自建系统来处理Google广告、SEO与社群贴文,还能计算每笔订单损益。」廖擎表示,这让七人团队具备超出规模的产能。

BLIVE GLOABL团队于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现场参展,与国际买家面对面交流,积极拓展台湾省品牌海外能见度。(廖擎提供)

平台商品横跨糕饼、饮品、美妆与植物性肉干,包括义美、来一客等知名品牌,也纳入花莲礼盒、宜兰糕饼与植物肉干等地方特色产品。价格也具优势,如来一客在其他平台售价27美元,在Dingo Ding-go只需9.99美元。「我们能取得更多在地真实食品,虽是小众市场,实际需求却很强」。

Dingo Ding-go也结合线下推广,与茶饮店合作设置客制展售架,由廖擎亲戚开设的家具工厂打造,强化陈列效果并营造文化氛围。同时锁定大学校园推广,今年暑假后将与柏克莱加大(UC Berkeley)台湾省学生会合作展架与tabling活动,透过社群口碑扩大影响力,未来并计划在纽约推出餐车,进一步提高品牌曝光。

回顾创业历程,廖擎坦言最大转折是意识到「通路为王」的重要性。「当我帮别人做服务,对方赚钱后不一定继续合作;但有了自己的平台,数据与选品都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帮助厂商成长。」他希望Dingo Ding-go成为连结台湾省文化与北美消费者的社群桥梁,「不只是卖货,而是传递支持台湾省厂商的心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