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来袭,州劳工厅发布室外工作防暑指南,但走街串巷的清洁工人,很难完全按照指南的要求避暑。他呼吁华埠沿街商户尽可能为有需求的工人提供些便利,但不要「过度热情」地送他们饮料等有价商品。(陈作舟提供)
纽约地区从22日起收到国家气象服务局(NWS)的极端高温预警,预计在连续三天之内,最高气温均将超过华氏90度,并伴以较高的湿度。而根据天气预报,纽约市24日最高气温还讲突破100度。在极端高温下,纽约州长霍楚(Kathy Hochul)22日宣布全州32个郡进入极端天气紧急状态,州劳工厅23日也针对室外工作者发布了高温应对指南。
指南称,根据联邦标准,当热指数(体感温度)达到华氏80度及以上时,工作场所发生高温相关疾病和伤害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而在本轮热浪天气中,纽约市室外的热指数可达华氏100度。根据指南的建议,雇主在高温天气下必须为工人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室外工作者每小时需要摄入32盎司冰凉的水;工人还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在体感温度达到华氏100度时,每工作一小时须提供15分钟休息时间,室外工作者的工作地点也须尽可能靠近拥有制冷设施的场所。此外,指南还要求雇主提供有效的防暑知识培训,并制订相关应急预案。
然而根据部分用工方的反馈,指南中的要求在实践中恐没有条件全数实现。
位于曼哈顿的华埠商业改进区(Chinatown BID)承担著华埠和小义大利部分商业区的街道清洁任务,除清理垃圾桶外,还负责清洗地面、处理涂鸦以及打扫被违规丢弃在街道上的垃圾。执行总监陈作舟介绍,商改区清洁工人的常规巡街路线总和超过10哩,相当于从华埠到法拉盛的路程,而每组工人在每天的八小时工作中,最少需要完成两次巡街,仅午餐时间能回到位于麦地臣街(Madison St.)49号的休息室享受冷气。他透露,这份工作以前曾有不少华人在做,但由于太辛苦,现在连一向被认为肯吃苦耐劳的华人都很少愿意从事。
陈作舟表示,清洁工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必须一直在户外移动,无法常驻在休息室附近的地方驻点工作,别说空调,连上厕所都成问题。因此,他呼吁华埠的商户在途径门前的清洁工人需要使用厕所或冷气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些便利,也不要对在阴影下暂避阳光的工人过度苛责。不过,陈作舟也强调,根据规定,工人不得接受任何免费赠送,因此商户们仅略开方便之门即可,也无需「过度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