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社群与电玩成瘾 恐增青少年自杀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指出,青少年若过度沉迷社群媒体、手机或电玩,日后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的风险将显著提高。(示意图,取自Pexels)一项最新研究指出,青少年若过度沉迷社群媒体、手机或电玩,日后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的风险将显著提高。(示意图,取自Pexels)

一项最新研究指出,青少年过度沉迷社群媒体、手机或电玩,日后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的风险显著提高,这项警讯引发许多家长与专家关注。

该研究由「美国医学会期刊网络」(JAMA Network)19日发表,分析逾4000名美国儿童,自9或10岁起开始追踪。研究发现,孩子们成长到14岁时:约三分之一对社群媒体愈发成瘾,约四分之一对手机日益依赖,超过四成则出现明显电玩成瘾倾向。

「这些青少年更可能出现自杀行为与念头」,研究作者Yunyu Xiao强调。

该研究分析基于「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研究」的长期计划。研究团队透过标准化问卷,追踪儿童每日萤幕使用状况。问卷内容包括:「我经常花很多时间想要用社群媒体」或「我试著少用社群媒体,但做不到」等。

近六成受访者的社群媒体成瘾属低度,且多年来保持稳定;但约一成儿童,其社群成瘾程度在研究第3至第4年显著上升。手机方面,约有一半儿童属高度成瘾,另有四分之一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在电玩部分,约六成维持低度成瘾,41%则在特定期间出现高度成瘾现象。

研究进一步指出,对手机与社群媒体成瘾程度高,或成瘾程度逐年增加的青少年,出现自杀念头与行为的比例,亦显著升高。至第4年时,近18%青少年曾表示有自杀念头,5%曾有自杀行为。高度电玩成瘾者,也观察到类似现象。然而,单纯的「萤幕总时数」与自杀风险高低并无显著关联。

根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报导,旧金山加大小儿科医师纳加塔(Jason Nagata)表示,大家都会收到手机每周萤幕使用时间的推播报告。虽然「萤幕使用时间」是容易理解的概念,但它无法反映使用内容所带来的风险差异。

北卡大学心理学教授普林斯坦(Mitch Prinstein)表示,儿童的萤幕使用行为差异极大,「有人在看新闻,有人可能在浏览危险网站,仅以使用时间来判断风险,不准确。」

纳加塔长期运用研究资料,探讨社群平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他表示,这些萤幕成瘾症状,其实非常普遍。

专家呼吁,与其关注使用时间长短,家长与教育工作者更应警觉孩子是否出现难以控制的依赖行为,以及是否伴随情绪低落、自我价值感下降等,以利及早介入,避免悲剧发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