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麦子十分认可曼达尼冻结租金等提高民众福利的政策,「他的很多政见与我利益相关」。(记者曹馨元╱摄影)
本届纽约市长初选受关注度极高,不仅因为联邦政府在移民、以哈问题上的政治态度,也是由于热门人选葛谟(Andrew Cuomo)与曼达尼(Zohran Mamdani),分别代表了民主党内不同代际及阵营的政治观念。尽管只有公民拥有投票权,但更多非公民的华人居民,也在透过担任竞选活动志工、甚至博彩赌盘下注等方式,参与政治表达。
初选日当日下午,李麦子正在华埠麦地臣社区中心(Hamilton Madison House)投票站,为曼达尼志愿进行游说工作。来自中国的李麦子表示,以前在国内没有投票权,美国成熟的政治环境愈发鼓励了她参与政治的热情。
已在纽约居住近两年的李麦子感叹,这座昂贵的城市让收入普通的居民颇感经济压力;「22个纽约人里面只有一个百万富翁,而我就是剩下的21个人」。
正因如此,李麦子十分认可曼达尼冻结租金等提高民众福利的政策,「他的很多政见与我利益相关」;当日下午,她也通过曼达尼提出的全民托育计划,说动了一位两岁孩子的妈妈为曼达尼投票。
而在麦地臣社区中心为争取连任的市议员马泰(Christopher Marte)进行游说工作的志工朱女士表示,自己住在布碌仑,也因绿卡身分不能投票;「但从14日(提前投票)到今天,我每天出来7小时,就是要支持马泰」。
现年70岁的朱女士曾任护理员达八年,深受24小时工作制之苦;为了抗争这一制度,她积极参加示威抗议活动,「不管是绝食还是参加州府听证会,我都去了,而马泰就是一直支持我们的人」。当日,与朱女士一起参与马泰竞选活动的志工多为护理员;朱女士透露,她们中有八成为绿卡身分,有投票权的仅在少数。
在纽约学习、工作多年的张先生则将在博彩网站Polymarket的赌盘下注,作为自己无法直接参与政治的「代餐」。张先生表示,自己在去年领导大选时就曾下注贺锦丽(Kamala Harris),本次市长选举则下注曼达尼;「想要赢钱倒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投一两百块,算是另一种参与和表达。」曾任护理员达8年的朱女士骄傲地表示,身旁海报中穿橙色衣服的小人就是她自己。(记者曹馨元╱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