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热浪袭 鸦片类药物过量案例激增

公共卫生机构在应对激增的用药过量案例时,通常会发放可以逆转芬太尼致死的纳洛酮(naloxone,品牌名为Narcan)在案例集中区。(卫生局官网截图)公共卫生机构在应对激增的用药过量案例时,通常会发放可以逆转芬太尼致死的纳洛酮(naloxone,品牌名为Narcan)在案例集中区。(卫生局官网截图)

芝加哥公共卫生局表示,芝城过去几天的热浪,可能加剧了期间鸦片类药物过量使用情况。

公卫局称,20日、21日两天,芝加哥正值高温笼罩,相关单位在这两天收到60起鸦片类药物过量案例,仅22日一天就超过37起,因而触发了该市的激增警报系统。

当过量案例激增时,公共卫生官员和社区合作机构会在受影响社区分发纳洛酮(naloxone,一种用于快速逆转鸦片类药物过量效果的药物),同时提供用药信息并为需要者提供治疗渠道。

气象部门发布的极端高温警告,是从21日持续至23日晚间。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21日最高气温达华氏95度,体感温度更冲至华氏106度。

芝加哥公共卫生局行为健康医疗主任兼代理副专员华珍妮(Jenny Hua,音译)指出,热浪可能是用药过量激增的因素之一。”芝加哥与全球多地一样,过量用药案例总会呈现季节性增长,高温确实与用药过量活动存在显著关联性。

这是芝加哥今年首次启动激增警报系统。整体而言,近年来鸦片类药物过量案例呈下降趋势。华珍妮表示,目前日均22起的过量案例较往年已显著减少。

过量案例减少促使公共卫生部门下调警报阈值:去年系统在24小时内超50起案例时触发,今年阈值调整为37起。

由于多数过量用药发生在户外,夏季用药量往往增加。为应对激增情况,卫生部门会在案例暴发期间采集毒品样本以完善临床指导,并快速向高发社区调配资源。华珍妮说:「公共卫生重在预防我们真正要预防的是用药过量致死,近年来相关死亡案例已大幅下降。」

芝城西区是过量用药最集中区域,东/西加菲尔德公园、北朗代尔、奥斯汀和洪堡公园等五个社区的过量用药急救呼叫量高占全市34%。合成鸦片类药物(尤其是芬太尼)是主要致因。根据社区毒品检测显示,所谓的海洛因、芬太尼等毒品实际都含有合成鸦片类物质混合成分。

2021年芝加哥用药过量致死案例突破1400起创历史峰值,2023年降至1322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