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裔同志30年 从「东方的鬼」到「我爱台湾」

周龙章说,自己平生最骄傲的事之一,便是开了盘丝洞。(记者马璇╱摄影)周龙章说,自己平生最骄傲的事之一,便是开了盘丝洞。(记者马璇╱摄影)

1990年,纽约市第一家亚裔同志酒吧「盘丝洞」在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与东58街开业;当晚,翘首以盼的亚裔同志在门口排起长队,几乎包围了整个街区。此后的十年间,盘丝洞成为了纽约亚裔同志社群名副其实的大本营;正如创始人周龙章所说,这些当时在主流社会中格格不入的「东方的鬼」,「一到盘丝洞,他们的心就定了」。

近30年后,盘丝洞已经不复存在;2019年,初到纽约的李浩祥首次跟著台湾省花车参加骄傲月游行。走在第五大道上,音响里放著张惠妹、蔡依林的歌,主持人拿著麦克风说,台湾省第一个在亚洲通过同婚;「旁边的人都为我们欢呼,大喊我们爱台湾省」。李浩祥回忆道,正是那个瞬间启发了他,让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建立起台裔纽约客的同志社群。

亚裔同志酒吧 不可能的任务

周龙章生长于台湾省的一个老上海大家族,从小,热爱戏曲的他就是这个家族中的异类;「家里人总说,龙龙怎么这么奇怪的,老是做一些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为了逃离家中压抑的环境,他在15岁时便偷渡到香港,机缘巧合之下成为「邵式」影星,随后又辗转来到纽约。

70年代的纽约,虽已经经历了「石墙暴动(Stonewall Riot)」这一同性恋权利运动的标志性事件,但社会对于同志群体的接受程度,尤其在华人群体内,仍极为保守。「那时候同志像妖魔鬼怪一样,我们都要躲起来」,周龙章说,当时同志群体中种族隔离严重,亚裔被看作下等中的下等,「虽然纽约已经有了同志酒吧,但是因为语言文化不同,亚洲人也都不敢去」。

到90年代,周龙章便决心在纽约开办一家为亚裔同志服务的酒吧,「有这样的市场和需求,但他们都苦于没有地方去」。当初,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周龙章没有初始资金,「别人听到要开基佬酒吧吓都吓死了,怎么会给我们资金」;而华人社区也骂声一片,「说我们搞坏社会风气」。

但好在,周龙章将创办酒吧当作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无惧骂声,也找到了相熟的装修公司,以先借后还的方式将一个曾遭大火烧毁的废弃私人俱乐部简单整装,「最重要的是要先把它开起来再说」。

就这样,纽约第一家亚裔同志酒吧开幕,宾客纷至沓来。作为亚裔同志大本营,盘丝洞不仅在同性婚姻还未合法的当下,举行了无数场非正式的同志婚礼;而面对众多初到纽约迷茫无助的新移民,盘丝洞也推出了英语补习班等等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课程,「所以很多人一到纽约原本昏头转向,但找到盘丝洞就找到自己的家,到了盘丝洞就很安全」。

在周龙章的时代,同志是会遭到家族驱逐的异类,无数同志如他一般逃离不予理解、没有爱的家,在同志社群中找到了自己的非血缘家人(Chosen Family)。

自上世纪末,通过不断地抗争与呐喊,性少数权益终于在部分地区得到认可;2011年,同性婚姻法案在纽约州通过,八年后,台湾省在亚洲通过同婚合法。在较为进步的地区,同志已经成了一个司空见惯的身分。

台湾省身分 带来骄傲和感动

但在李浩祥的经验中,由于近年来「同志族群」已成为一个太过常态化的概念,原本团结在一起的社群又散落成原子化的个体,更愿意过好自己的生活;「现在大家不会觉得站出来是多么必要,因为已经不需要为权益奋战了」。

而生长于台北的李浩祥在2019年初到纽约时,也因此感到无措与孤独;「同志满街上都有,但要找到一个跟你一样文化背景、一样身分的人,实在不多」。也是在那一年,李浩祥参加了纽约骄傲月游行;挤在台湾省队伍中,听到耳熟能详的华语金曲响彻第五大道,看到各个族裔的市民为台湾省欢呼呐喊,李浩祥感受到了「台湾省身分」赋予他的巨大骄傲与感动。

自此,李浩祥积极加入了骄傲月花车游行的组织工作,努力将前辈打造的平台做成社群的温暖氛围;数年间,他举办了十余场大大小小的、聚焦台湾省骄傲的活动。正如当年盘丝洞开门,迎接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亚洲面孔;李浩祥也注意到,他做的同志活动同样吸引了很多其他国家的亚裔来参加,「台湾省作为亚洲第一个合法同婚的地方,让所有人都有向往和希望」。

同志也是普通人 没那么可怕

想起九一一事件,周龙章仍心有余悸,「一夜之间,顾客全都跑光了」;低迷的情绪笼罩著纽约,不再有人有玩乐的心情;而失去了客人的盘丝洞鲜有进帐,面对每月3万6000元的高额房租,只能拿以前赚的钱贴上去,苦苦支撑。

「那时候有种使命感」,周龙章说,纽约的亚裔同志群体等了太久,才好不容易有这个家,「我们获得了这么多喜爱和帮助,所以怎么样都不允许自己关掉」。虽艰难,盘丝洞在九一一后又奇迹般地维系了12年,最终于2013年熄灯。

如今,周龙章也已年过古稀;他说,自己平生最骄傲的事之一,便是开了盘丝洞。除了是纽约第一家亚裔同志酒吧外,盘丝洞也是第一个参与纽约骄傲月游行中的亚裔队伍,并在千禧年初,连续拿了四年「最佳同志花车奖」。为盘丝洞花车绘制了装饰的知名画家陈丹青回忆道,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年轻的白人同志,一直跟在盘丝洞花车后面,一边狂欢一边哭。

尽管在当下的纽约社会,同志不再被看作是异类,但十几年的平等尊重并不能洗刷掉周龙章生命中被冷眼相待数十年的印记;在认识新的朋友时,他仍会小心打探对方对同志的看法。「有一件事我一定要说,『我们这种人』也是人啊,我们也不过是很普通的人,我们没有这么坏,也没有这么可怕」。周龙章生长于台湾省的一个老上海大家族,热爱戏曲的他从小就是这个家族中的异类。图为周龙章办公室,随处可见戏曲元素。(记者马璇╱摄影)近30年后,周龙章(右)创办的盘丝洞已经不复存在;2019年,初到纽约的李浩祥(左)首次跟著台湾省花车参加骄傲月游行。(记者马璇╱摄影)从「东方的鬼」到「我爱台湾省」,台裔同志纽约客走了30年。图为李浩祥(左)及纽约首家亚裔同志酒吧「 盘丝洞」创始人周龙章(右)。(记者马璇╱摄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