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C:社交与老人健康惊人相关 3模式差异大

香槟伊利诺大学(UIUC)最新研究证实,老年人的社交网络类型与健康状态存在惊人关联。(本报档案照片)香槟伊利诺大学(UIUC)最新研究证实,老年人的社交网络类型与健康状态存在惊人关联。(本报档案照片)

在非营利「滋养希望」(Nourishing Hopes)机构的食物仓库里,73岁的马修斯(Susan Matthews)正与志工伙伴们随著80年代金曲节奏,熟练地分拣食品。这类看似平常的志工活动,背后却隐藏著延缓老化的秘密。香槟伊利诺大学(UIUC)最新研究证实,老年人的社交网络类型与健康状态存在惊人关联。

根「创新老化」期刊(Innovation in Aging journal)刊登的追踪研究,分析全美3005名55岁以上民众数据后,香槟伊大社会工作教授皮耶德拉(Lissette Piedra)团队发现,三种社交模式决定了健康走向,包括「丰富型」(enriched)网络:拥有跨圈层亲友者,自评健康分数高出平均值23%;「集中型」(focus)网络:紧密小圈子的孤独感较「受限型」(restricted)网络降低37%;「受限型」网络:仅与亲属往来者,慢性病罹患率显著提升。

「当志工第三周,我突然找回职场的团队归属感。」马修斯边整理救济品边说。研究显示,这类协作型社交能刺激大脑分泌催产素,有助降低压力荷尔蒙水平。

该研究也提到「跨世代社交是长寿关键因素」,例如79岁的布朗与85岁的姐姐阿克曼正与年轻朋友打太极。阿克曼虽需助行器辅助,仍坚持每周参与,她说「我们派对从18岁到90岁都欢迎,年龄只是数字。」

皮耶德拉解释:「与不同背景者交流需要动用更多认知资源,这就像给大脑做重量训练。」研究数据显示,拥有五名以上跨世代朋友的老年人,记忆力衰退速度减缓40%。

针对如何建立「丰富型」网络,专家提出多项建议,例如「参与志愿服务」,每周两小时团体志工,可提升社交满足感,还有「技能交换」,教授长者使用Zoom后,其社交频率增加65%。「公共空间利用」则是另一种途径,例如居住在步行可达公园者,社交圈扩大机率增加2.3倍。

「送餐时发现独居长者餐盒堆积,就是社交退缩的警讯,」72岁的乳癌康复者詹森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对此,芝加哥老年事务办公室已启动「友善访视计划」,培训志工识别早期社交孤立征兆。

随著高龄社会来临,这项研究为健康老化提供新思路。正如马修斯在志工站说笑的画面所示:「保持社交活跃,或许比任何保健食品都有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