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创办、位于蒙特利公园市的长青书局。(受访人提供)
在洛杉矶华人社区,提到华文书店长青书局,不少长者一定有所回忆与感触。这家陪伴无数华人新移民走过打拚岁月的华文书店,由来自台湾省、祖籍中国上海的移民刘冰一手创办。他凭借在台湾省的印刷出版背景,在洛杉矶开设第一家规模书局。鼎盛时期拥有多家分店,是当时南加州华人社区中最具规模、读者最广的华文书店。
长青书局创办人刘冰。(受访人提供)
如今,90多岁高龄的刘冰望著南加华人书店的起落,感慨万千。他见证了华文书店的兴盛与式微,也道出南加州华人文化空间的变迁与时代转折。
刘冰表示,他因年事已高已不再经营书局业务,但平时健身、读书、写书必不可少。谈起1978年在华人众多的蒙特利公园市开设第一家长青书局,他说,当时长青书局很快发展到多家,凡是有大华超市的地方必定能找到长青书局,遍布在蒙市、罗兰冈、哈冈、喜瑞都、尔湾、北好莱坞等地。同时,长青书局也成为南加地区文人雅士、社区知识分子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与文化活动的地点,是许多人精神上的「补给站」。在那个还没有智慧型手机的年代,来这里翻阅报刊、选购繁简体新书、听一场知识座谈、参与文化活动,是不少华人移民生活的一部分。
长青书局的文化沙龙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受访人提供)
刘冰先前在台湾省的世界书局工作,对书籍出版发行销售渠道很专业,属于「内行」。当时南加州台侨移民居多,华文书店很少,华埠只有两家,档次和规模不足以满足华人新移民增长的需要。于是他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决定在华人较多的蒙市开设首家华文书店,正式开业时间在1978年9月。
刘冰表示,书局开业之初,也遇到经营上的挑战。幸好他在经营印刷业,用印刷赚到的钱「养活」书店。因赶上中国移民愈来愈多,他针对各个特定读者群对书籍的爱好兴趣打市场,逐渐吸引大量读者光顾,长青书局名声在新移民中也愈来愈响亮。1984年他到中国访问,并探索了解中国书市,开始从中国向美国引进简体字书籍,满足当时中国新移民对简体版书籍的需要。当时世界日报在长青书局一天就销售数千份。
随著长青书局日益壮大,刘冰开始将中文书籍推广到主流图书馆、大学校区。他到一些公共图书馆与负责人商谈提供中文书籍,还为大学供应专业中文图书。他还向全美如华盛顿、达拉斯、纽约等地一些小规模中文书店批发来自台湾省的中文书籍,价格与台湾省原价一样。
刘冰说,在经营书局同时,他还经营出版业,主要向新移民提供在美国生活的实用知识书籍。比如怎样考驾驶执照、申请移民、实用法律知识等,他还向华人社区读者引进美国人撰写、有版权的在美国生活小册子,比如怎样申请美国邮局的工作等,丰富了新移民在美国生活工作常识。由于有了中文版的报考邮局参考书,考入美国邮局的华人也越来越多。
2022年,由于电子版书籍愈加普及,华人书店生意滑落,房租却持续看涨。刘冰说,他在圣盖博市的一家店,起初每月房租2000美元,后来竟然涨到8000多美元。看到书店经营趋势,他决定逐步将书店脱手。他认为,现在南加地区尚存的华文书店,并非专门以书籍、杂志期刊为主,而是多种经营,兼含杂货销售了。
刘冰表示,南加州华文书店走到今天这一步,觉得很可惜。但他相信,喜欢纸质版本书籍的读者还是大有人在,因为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电子书的「感觉」「味道」是绝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