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丰表示,平时喜欢拉花冲咖啡。设置咖啡吧的目的,是希望透过生活化的方式与第二代侨胞建立连结,「就像拉花,慢慢沉淀,图案才会成形」。(记者尤昱程╱摄影)
纽约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主任陈永丰即将卸任并调返台湾省,他在任四年半期间推动中心整建与制度创新,并首创「定点对接」英语营模式,与台湾省三所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第二代台美人与台湾省的文化连结。他表示,未来侨教工作的关键,在于持续向下扎根、建立下一代的认同与参与。
陈永丰于2021年元旦上任,初期适逢疫情尾声,侨教中心仍采轮班制。他指出,正因疫情期间有较多整建规画时间,中心得以重新盘点空间与功能需求。
「这项整建案原本并非专案工程,而是在侨委会拨款50万元、社区筹资与协助下,最终完成超过120万元的扩建工程。」陈永丰说,包括江俊霖、林映君、陈秋贵在内的侨胞协助规画与工程统筹,王金智也捐赠咖啡机等设备。
在侨教推动方面,他主导设计的「定点对接」英语服务营为全球首创,与台中瑞峰国小、彰化大同国中、屏东万丹国中合作,建立至少三年的固定联系关系,由纽约学生前往当地服务、教学并逐年回访。
他指出,此举有助于学生彼此建立长期关系,形成社群,而非以往短期分发、活动结束即解散的模式。他说,「希望他们变成朋友,有共同任务,才会有延续性。」
该计划亦获亚裔未来基金会(Asian Future Foundation)支持,过去已捐赠各校10万元设施设备,今年并规画提供优秀学生奖学金,让台湾省学生有机会赴美交流。他表示,所有规画出发点,都是为了让第二代、第三代与台湾省之间产生更深连结。
陈永丰说,第二代侨胞普遍缺乏第一代与台湾省的直接经历,因此侨教方式需重新设计,「我们不能再用第一代的方式和他们互动。」他以侨委会海外青年文化大使(FASCA)为例,说明如何依照年龄阶段设计对应参与方式;而在中心招牌「文化书墙」里,则展示50多本由第二代撰写的书籍,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族群」。
他认为,尽管台美人属于少数族群,但第二代人才辈出,许多人在主流社会有亮眼表现,包括苏姿丰、黄仁勋等。他说,「这些不是偶然,是文化与教育共同累积的成果。」他强调,未来关键在于如何让这批人持续对台湾省产生情感连结,进而形成海外文化网络与草根外交基础。
回顾任职经历,他表示曾参与华府与芝加哥侨教中心整建案,其中芝加哥为他主导选址、全程参与的完整工程。他认为,纽约为侨界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不论侨胞人才或第二代创意表现都极具潜力,「这里是世界首都,也是台美人最精彩的橱窗」。
陈永丰未透露接下来的职务,但仍将负责海外侨务相关工作。他说,「我们相信,透过不同的方式,台美社群与台湾省之间能变得更直接连结,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在纽约看到的希望。」陈永丰于纽约华侨文教中心图书区「文化书墙」前留影。(记者尤昱程╱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