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为纽约市初选投票日,法拉盛多个投票站自清晨开放,截至中午前整体投票秩序良好,但投票人潮稀疏。(记者高云儿╱摄影)
24日为纽约市初选投票日,法拉盛多个投票站自清晨开放,整体运作秩序良好。然而,截至中午,现场观察显示人流明显稀疏,投票热度远不如往年。尽管法拉盛为亚裔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当日华裔选民的出现率明显偏低,与其他族裔的参与情况形成落差。
在第20小学设置的投票站中,中午1时前完成投票的选民约有150人。现场负责扫描选票的选务人员表示,她所在区域共处理12张选票,其中仅两人为华裔,其余多为南亚与中东裔选民,「南亚裔的参与特别积极,韩裔和华裔相对明显偏少。」
到了傍晚6时30分左右,该投票站累计投票人数已达425人。站内负责人坦言,这一数字仍低于往年同时段的水准,但并不认为与当天高温天气有关,「很多人应该是已经提前完成了提前投票,我们预期晚间还会陆续有人前来。」
本次市选举采「复选排名制」(Ranked Choice Voting, RCV),选民可对最多五位候选人依喜好排序进行投票。虽经多次宣导,但部分选民对操作仍感混淆。投票站工作人员指出,当天已有数张选票因错误填写而无效,「有些人将多位候选人都填在第一选择那一栏,导致系统作废选票。」
除技术层面的困扰外,现场也能感受到部分华人选民对选举的冷淡态度。多位年长选民在投票后迅速离开,不愿多谈个人立场。其中一位长者仅简单表示「知道怎么投就好」,并不愿透露更多。
有选民简短提及支持葛谟(Andrew Cuomo),仅称「因为他好」,未进一步说明理由。另有一名自称为共和党注册选民的华人苦笑指出,选票选项有限,「只能投给苗承业,因为没别的可以选。」
除了第20小学,台湾省会馆投票站当日中午前的情况亦显得冷清。现场登记投票者不到50人,远低于过往同时间段的投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