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醒公告:警惕菲律賓綁架風險,確保人身安全⚠️

近年來,菲律賓綁架案件頻發,受害人不乏外籍華人、台港居民、跨境商人、留學生及當地移民。根據菲律賓國家警察(PNP)反綁架組(AKG)統計,過去三年內,已破獲數十起涉及中國人、韓國人、馬來西亞人及本地居民的綁架案件。綁匪集團手法多變,從假冒警察、線上交友、到高薪誘騙無所不用其極。為此,我們特此發布以下公告,提醒在菲民眾加強防範意識,切勿掉以輕心。

曾經在互聯網掀起轟動的菲律賓火鍋店槍擊案,主角“寶龍”終於落網!

2024年10月,馬尼拉馬卡蒂某火鍋店內,槍聲四起。

一名中國男子遭近距離連開數槍,當場身亡,兇手正是江湖人稱“寶龍”的王丹煜。
案件發生後,“寶龍”銷聲匿跡。長達數月,菲律賓警方一直在追蹤其下落。
直到2025年7月中旬,他終於在塔威塔威海域的一艘快艇上被捕。抓捕地點,距離馬來西亞沙巴僅50公里,顯然他正計劃偷渡出境。


📌真實案件警示

案例一:中國男子遭綁架勒贖,家屬支付巨額比特幣

2024年11月,一名中國籍男子在馬尼拉帕賽市參加朋友介紹的飯局後失聯,三日後家屬收到以中文撰寫的勒贖訊息,要求以比特幣支付價值超過300萬披索的贖金。菲律賓警方展開調查後,在卡維特省一處民宅中成功解救人質,並逮捕三名中國籍與一名本地嫌犯。據悉,該團夥在當地以「高薪招聘」為誘餌,誘騙受害人落入圈套。

案例二:韓國學生遭綁數日,被轉賣予詐騙集團

2023年,一名韓國留學生在宿霧遭陌生人「搭訕」,稱可介紹語言交換工作。該學生一同前往後失聯,數日後由菲警破門營救。調查發現,綁匪已將其「人頭」轉賣給一個詐騙集團,準備用於非法金融帳號登記。此類「綁架轉賣」模式近年在南亞和東南亞越趨普遍,甚至有受害者被迫拍攝求救影片、誣指自己為罪犯,以向家屬索取更多贖金。

案例三:假警察攔查勒索華人商人

2024年中,一名台灣華人商人在馬卡蒂市區駕車時被三名身穿「警服」的男子以涉嫌洗錢為由強行帶走,逼迫其交出手機密碼與銀行卡。綁匪假稱「需接受訊問」,將其關押48小時後索取10萬披索才肯放人。警方事後證實,三名男子皆為冒充警員的綁匪,並非任何執法單位成員。


❗常見綁架與詐騙手法

  1. 假冒執法人員:假警察、假移民官等,攔查路人、查驗文件後帶走。
  2. 網路交友誘騙:藉由Tinder、微信、Telegram認識後誘騙見面,實為誘捕。
  3. 高薪工作陷阱:以「日薪上萬」、「翻譯、助理」等職缺為餌,騙人赴偏遠地區。
  4. 計程車/共乘車輛綁架:搭乘非法Grab、白牌車後被載往不明地點。
  5. 假公安電話詐騙:聲稱受害人在中國涉案,要求配合調查,被迫拍片配合詐騙。

✅安全建議與預防措施

🛡人身安全防護

  • 儘量避免單獨行動,尤其夜間及偏遠地區。
  • 若需會面網友或初次認識者,選擇公開場所以及結伴同行。
  • 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高薪工作邀約,事前查核公司與工作地點。
  • 若遭遇警察或移民人員臨檢,務必確認其身分證與單位編號,可致電165轉接真警局查詢。
  • 日常盡量搭乘官方認證的交通工具,例如登記車牌的Grab。

📱電子安全意識

  • 勿隨意在公開場合使用Wi-Fi,以防手機被植入追蹤程式。
  • Telegram、微信上的陌生人訊息慎點連結,勿洩露個資或位置。
  • 綁定手機、金融帳號前請設定雙重驗證,避免密碼被竊。
  • 拒絕拍攝「自白影片」、「證明影片」等內容,防止被用於詐騙。

👨‍👩‍👧家庭與朋友配合

  • 建立定時報平安習慣,出門前知會親友行程、地點。
  • 設定手機SOS緊急聯絡人(例如iPhone的醫療卡與側鍵SOS功能)。
  • 若數日未聯絡且有可疑訊號,請第一時間聯繫當地警方與駐外館處。

📞緊急聯繫資源

單位名稱 聯絡方式
菲律賓反綁架組(AKG) +63-2-8723-0401
菲律賓緊急報案熱線 911(全國通用)
台灣駐菲代表處 +63-2-8845-2955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 +63-2-8231-1265
馬尼拉急難救助中心 +63-917-819-4590(中文)

📢結語

在菲律賓這樣一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國度,我們不可掉以輕心。綁架並非電影情節,它可能真實地發生在任何一位朋友或親人身上。我們呼籲所有在菲華人與外籍人士務必提高警覺、加強防備,透過資訊透明、群體互助、合法防身來共同打造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讓我們攜手防範危機,平安每一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