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2023年相继竖立前两座纪念碑后,知青组织今年赶在祭日前落成的第三碑正面,新增63名罹难者姓名。(主办方提供)
美东逃港知青组织日前举行「逃港罹难知青」年度祭祀活动,逾百名来自大陆及香港、平均年逾七旬的前知识青年齐聚新泽西恒福陵园。
主办方表示,自2002年首办以来,这是第四次大规模拜祭,延续「年年岁岁,永不相忘」的信念,悼念上世纪为追求自由、偷渡香港途中丧生的同代人。
继2022年、2023年相继竖立前两座纪念碑后,知青组织今年赶在祭日前落成的第三碑正面,新增63名罹难者姓名。新碑背面则镌刻一封诀别家书,其为当年边防人员在一具被海浪冲上海滩的年轻男子遗体袋中所发现。
来自曼哈顿的参与者回忆,「祭者读碑文时,不少人掩面哭泣,气氛肃然」。据介绍,仪式依循传统,行三鞠躬礼、献三牲、献花、敬茶与酹酒,并由主持人宣读祭文。
结束后,曾在全球44国巡回并为教宗献唱的牧师歌唱家佩尔曼(Manny Perlman),演唱了他专为罹难知青创作的英语歌曲「Freedom’s Tide」,歌词颂扬追寻自由的勇气,令在场听众动容。
组织者指出,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粤港「逃港潮」涉及逾百万人,死亡人数以万计,仅广州知青群体已确认逾400名罹难者。该组织强调,这段悲剧历史罕为世人所知,实名纪念碑的建立,旨在为同代人留下真实纪录,警示后人。
仪式结束后,与会者回忆当年偷渡涉险经历,感慨今日得以在海外自由土地落地生根,并期盼子孙珍惜得来不易的生活与自由。主办方指出,将持续搜集名单并举办年度祭祀,直至所有罹难者名字得以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