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美国工作的中国程序员在Reddit论坛上发文吐露心声,引发数百名网友共鸣与讨论。(Reddit论坛截图)
「29岁,H-1B第二年,每天重复上班、回家、健身的生活,没有亲友,看不到未来……」近日,一名在美国工作的中国软体工程师(程序员)在Reddit论坛发文吐露心声,引发数百网友共鸣与讨论。这段看似平凡的自述,却揭开H-1B工作签证族群在光鲜外表下的真实生活面貌。
等待绿卡 好焦虑
根据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报导,发文者自称是29岁的中国工程师,目前在美国郊区一间小型科技公司工作,已进入H-1B签证的第2年。公司已于今年初为他启动绿卡申请程序,但预计需等待2至3年才会有进展。这段漫长的等待,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回家、健身,偶尔独自旅行。明明是最该奋斗的年纪,却觉得在浪费生命」。
比这更现实的压力,是职涯发展受限。由于H-1B签证绑定雇主,他无法轻易跳槽至其他城市或更好平台。「很多招聘单位根本不考虑没有绿卡的申请者」,他无奈表示。这种被锁死的状态,让他开始认真思考是否应回中国发展。
不少网友分享类似处境,一位中国网友留言「我也被卡在雇主那边,连绿卡都还没申请。每逢假期最难熬。」也有其他H-1B持有者,理性分析后选择离开美国,「我和伴侣已经决定,这里不符合我们的长期规画,还是会再撑个五年,但最终会离开」。
在南加州,也有不少华人H-1B持有者感受到类似的无力感。在洛杉矶一家大型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的王小姐表示,虽然她的工作待遇尚可,但为绿卡申请,她无法轻易跳槽或表达对现职的不满。「有一种当牛做马、还不能抱怨的感觉」,她苦笑说。
选择幸福 去他乡
评论区观点分歧,但「选择幸福」的声音略占上风。有人认为,美国不应是唯一选项,「不是非要留在美国不可,有时候是我们把选择看得太狭隘」。也有人鼓励发文者坚持,「绿卡虽难,但之后子女可享完整权益,值得坚持」。另有声音建议转向加拿大、新加坡等移民政策更友善国家。
许多留言指出,H-1B群体面临的结构性不公——他们被指「抢走本地工作」,但实际上连自由换工作的权利都没有;「我们缴税、促进科技发展,却没有选择的自由」。
根据美国移民局(USCIS)资料,2023年H-1B首次抽签中签率仅14.6%。中国籍申请者若申请职业移民绿卡,排期往往需时5至5年,许多申请人在30岁左右递件,可能要等到年近40岁才能获得永久居民身分。
不如归去 找机会
此外,H-1B员工在职场中也面临高风险。一旦公司裁员或倒闭,签证持有者仅有60天时间寻找新雇主,否则就必须离境,迫使许多人甘愿接受低薪与高压环境,只为「保住身分」。
针对这类问题,职涯顾问与移民律师建议从三个面进行衡量:其一是职涯发展,美国工程师薪资较高,但晋升管理层往往需要绿卡;中国科技业晋升速度快,年薪约为美国60%至80%。其次是生活成本与环境,美国生活可能单调,但教育与环境佳;中国一线城市便利,但竞争压力大。最后是心理与归属感,心理学家指出,「若孤独感已影响心理健康,绿卡未必值得继续等待」。
该名工程师后续更新表示,他已开始关注中国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外企在中国的职位与中国的新创公司。「也许没有完美的选择,但至少不再被动等待」。H-1B员工在职场中也面临高风险。一旦公司裁员或倒闭,签证持有者仅有60天时间寻找新雇主,否则就必须离境。图为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